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正文



2023级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3-09-29 作者:

2023级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艰苦奋斗、自律自强,具有良好的自然及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园艺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观赏园艺植物及园艺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园艺植物繁育与栽培、智慧园艺等专业知识与能力,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修复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园艺场地及园林绿地的能力;同时具有三农情怀、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能在园艺相关领域从事园艺、园林产品生产、研发、管理、经营、规划设计、推广与教学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须具备下述核心知识与能力:

1.良好的品德修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3. 具有三农情怀:能充分理解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具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4. 具有知识整合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自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农林领域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5.具有专业综合能力:了解农林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技术等对农林及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或形成解决方案。

6. 具有审辨思维能力:具有审辨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视角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见解或应对措施。

7. 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现代化媒体技术等表达方式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备跨文化背景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8.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主要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9. 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创业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

10. 具有全球视野:关注食物安全、营养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贸易等重大问题。

三、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能力要求

指标点

支撑课程名称

1. 品德修养

1.1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在日常实践中认真履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二)。

1.2理解中国人文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及形势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川滇特色农耕文化。

1.3 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导论。

1.4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业气象学、川滇特色农耕文化、干热河谷特色园艺蔬菜资源学、干热河谷特色园艺果树资源学、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

2. 人文素养

2.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自我行为规范能力。

体育、军事理论、军事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二)。

2.2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农业生态学、遗传学。

2.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农业微生物学、有机化学、园艺作物育种学、

2.4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科技写作与专业英语、农业气象学、川滇特色农耕文化、干热河谷特色园艺蔬菜资源学、干热河谷特色园艺果树资源学。

3. 三农情怀

3.1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树立行业发展自信。

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农业气象学、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

3.2培养学生专业使命感,自信心。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导论、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

3.3培养学生懂农、爱农的家国情怀。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微生物学、遗传学、

3.4具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础生物化学、农业微生物学。

4. 知识整合

4.1掌握数学、化学和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园艺学相关的问题。

高等数学C、大学物理1、基础生物化学。

4.2 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应用其解决园艺学领域的复杂问题。

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园艺作物育种学、

4.3掌握农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应用其解决园艺学领域的复杂问题。

土壤肥料学、有机化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园艺作物育种学、

4.4掌握园艺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并能够应用于园艺产业问题的实际解决中。

分子生物学导论、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干热河谷特色园艺果树资源学。

4.5熟悉常见植物的栽培与管理、并能在参与园林设计、城乡绿化、生态修复和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的工作中灵活运用。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设施园艺学。

5. 专业综合

5.1了解园艺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农业生态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分子生物学导论、园艺植物栽培学。

5.2掌握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并获取信息的方法。

计算机基础2(Access)(含实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设施园艺学。

5.3具备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并能综合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计算机基础1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

5.4能够针对复杂的园艺学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资源与工具,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土壤肥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6. 审辨思维

6.1强化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有机化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生产实习。

6.2树立科学伦理意识。

有机化学实验、园艺植物栽培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6.3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6.4具有审辨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视角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见解或应对措施。

植物生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农业微生物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

7. 沟通交流

7.1能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园艺作物育种学、毕业论文(设计)。

7.2能对园艺学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听取反馈并对建议做出合理的答复。

无机及分析化学、农业生态学、农业微生物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

7.3了解本专业的国际状况,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并能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大学英语1-3农业微生物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毕业论文(设计)。

7.4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备跨文化背景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8. 团队协作

8.1能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及其对于整个团队的意义,并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干热河谷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及其利用、毕业论文(设计)。

8.2能综合团队成员的意见,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干热河谷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及其利用、毕业论文(设计)、干热河谷特色园艺蔬菜资源学。

8.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

基础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农业微生物学实验。

8.4作为主要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园艺植物繁育技术实训、认识实习。

9. 学习发展

9.1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干热河谷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及其利用、认识实习。

9.2 具备在农业实践中开展工艺改进、技术革新、新技术应用与科技研发等创新能力

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科技写作与专业英语。

9.3 寻找创业机会、制定和执行创业计划的能力

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科技写作与专业英语。

9.4 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园艺植物繁育技术实训、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生产实习。

10. 全球视野

10.1 在园艺专业领域,能够通过学术讲座,新闻媒体、文献资料了解农学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农业微生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

10.2在园艺专业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植物保护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园艺植物繁育技术实训、课程设计、干热河谷特色园艺蔬菜资源学。

10.3在园艺专业领域,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植物保护学、专业方向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规划设计。

10.4在园艺专业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知识,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园艺植物繁育技术实训、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课程设计。

四、课程目标矩阵

课程名称

学科类

课程目标

园艺作物育种学

农学

使学生了解园艺植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掌握园艺植物良种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了解农学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园艺植物遗传改良中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树立行业发展自信,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园艺植物栽培学

农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与此同时了解园艺生产产业(园艺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园艺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利用,了解农学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通晓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及施工,能建立适应当地条件的种植制度,通晓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并完整地掌握好某一类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引导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手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树立行业发展自信。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农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园艺产品采后贮藏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方面的实践技能。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及实用技术。引导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手的能力,最终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设施园艺学

农学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了解风障、阳畦、地膜覆盖、遮阳网、防虫网、无纺布覆盖、大、中、小棚、连栋大栅和温室等园艺作物栽培的主要设施类型、结构及性能;掌握地膜覆盖的技术要点,掌握塑料大棚建造过程及其技术要点,掌握日光温室的保温和采光设计及建造技术要点,掌握防虫网、遮阳网的使用技术,以及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技术等,为学生从事园艺作物设施栽培生产实践打下基础。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干热河谷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及其利用

农学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是生物学、农学、园艺学的延伸,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是专门研究干热河谷特色生物资源和加工利用的一门科学,重点要学生了解干热河谷特色生物资源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干热河谷的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干热河谷的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掌握干热河谷地区特色生物资源及其加工的理论基础。

植物保护学

农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了解园艺植物保护的概念、性质、任务、内容、发展简史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植物病理学、植物昆虫学、杂草学、鼠害学及其防治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果树、蔬菜、花卉上重要的病害、虫害、草鼠害的症状与危害状,病原物、害虫、草、鼠的形态、分类、发生规律与防控方法等内容;掌握常见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果树、蔬菜、花卉病虫害问题,能制定防治措施,并具有技术推广和进行的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手的能力,最终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农学学士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环节)165 学分和素质拓展15学分(免费),且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达标方能毕业。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环节)165 学分和素质拓展15学分(免费),且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达标方能毕业。

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结构

全部课程

165学分

必修课程

140学分

选修课程

25学分

课程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学科基础

课程

专业课程

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

专业限选课程

学分

38.5

46

25.5

30

15

10

学分比例%

84.84

15.15

注:实践学分共50学分,所占比例为30.30% (实践学分由课内实验6学分、独立设置实验课14学分、实践环节课30学分构成)

七、课程修读计划

1、必修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  模块

课程

代码

课程

名称

学时

行课学期

考核

方式

总计

理论

实践/实验

自修

1

2

3

4

5

6

7

8

通识课程

202200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40

36

0

4

40

考试

2019093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40

36

0

4

40

考试

20220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40

36

0

4

40

考试

20220054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5

40

36

0

4

40

考试

2022005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42

6

48

考试

201908027

形势与政策

2

64

64

8

8

8

8

8

8

8

8

考查

201901239

大学外语1

3.5

56

50

6

56

考试

201901243

大学外语2

4

64

56

8

64

考试

201901247

大学外语3

4

64

56

8

64

考试

201905783

计算机基础1

2

32

28

4

32

考试

包含理论实践

201905793

计算机基础2(Access)

2.5

40

36

4

40

考试

201905815

计算机基础2实验(Access)

1.5

24

24

24

考查

201902899

体育1

1

26

26

26

考试

201902900

体育2

1

34

34

34

考试

201902901

体育3

1

34

34

34

考试

201902902

体育4

1

34

34

34

考试

202000111

军事理论

2

32

32

32

考试

学科基础课程

201901216

大学物理1

2

32

32

4

32

考试

201904305

高等数学C

4

64

56

8

64

考试

201909238

植物学

3

48

40

8

48

考试

202100051

植物生理学

3

48

42

6

48

考试

202200437

基础生物化学

3

48

42

6

48

考试

201907525

农业微生物学

3

48

42

6

48

考试

202200449

土壤肥料学

2.5

40

36

4

40

考试

201903410

无机及分析化学

3.5

56

50

6

56

考试

201908824

有机化学

3.5

56

50

6

56

考试

201903414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5

24

24

24

考试

201908838

有机化学实验

2

32

32

32

考试

202200433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

2

32

28

4

32

考试

202200432

农业生态学

2

32

28

4

32

考试

202200450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2

32

24

8

32

考试

201909240

植物学实验

2

32

32

32

考试

201902280

生物化学实验

2

32

32

32

考试

201909234

植物生理学实验

1.5

24

24

24

考试

201907526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

1.5

24

24

24

考试

202100050

土壤肥料学实验

2

32

32

32

考试

专业课程

202200429

遗传学

2

32

28

4

32

考试

202200428

分子生物学导论

2

32

28

4

32

考试

202200430

园艺作物育种学

2

32

28

4

32

考试

202200420

园艺植物栽培学

2.5

40

36

4

40

考试

202200448

干热河谷特色园艺果树资源学

3

48

40

8

0

48

考试

202200447

干热河谷特色园艺蔬菜资源学

3

48

40

8

0

48

考试

201908992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3

48

40

8

0

48

考试

201902081

设施园艺学

2.5

40

32

8

0

40

考试

202200418

干热河谷特色园艺作物资源及其利用

2.5

40

28

12

0

40

考试

201909232

植物保护学

3

48

36

12

0

48

考试

小计

110

370

378

338

394

224

136

8

8

注:(1表示该课程为劳动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设置1学时劳动教育。表示该课程为产教融合课程。表示该课程为学位课程。表示该课程为创新创业课程。

2.选修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  模块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行课学期

考核方式

修读学分

总计

理论

实践/实验

自修

1

2

3

4

5

6

7

8

专业限选课程

202200426

科技写作与专业英语

1

16

14

2

16

考查

10

201907524

农业气象学

2

32

28

4

32

考试

智慧园艺方向

202000378

观赏园艺学

2

32

28

4

32

考查

202200582

川滇特色农耕文化

1

16

14

2

16

考查

201902393

食用菌栽培学

2

32

28

4

32

考查

201907520

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

2

32

28

4

32

考试

202100042

植物工厂概论

2

32

28

4

32

考查

202200424

园艺产品商品学

2

32

28

4

32

考查

202100045

农业物联网技术

2

32

28

4

32

考查

201903425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

2

32

28

4

32

考查

202200505

园林工程制图

2.5

40

36

4

40

考试

园林生态方向

201908979

园林规划设计

2

32

28

4

32

考查

201906535

景观设计

2

32

28

4

32

考查

202200227

环境生态学

2

32

28

4

32

考试

202000373

园林树木学

2

32

28

4

32

考试

202200424

园林植物配置

2

32

28

4

32

考查

202200225

生态工程学

2

32

28

4

32

考试

201905234

环境监测

2

32

28

4

32

考查

202200229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2

32

28

4

32

考查

推荐通识选修课程

201900016

《职业生涯规划》(一)

0.5

8

8

0

0

8

考查

0.5

201900017

《职业生涯规划》(二)

0.5

8

8

0

0

8

考查

0.5

201901194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

0.5

8

8

0

0

8

考查

0.5

201901193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二)

0.5

8

8

0

0

8

考查

0.5

通识选修课程

从学校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目录中任选课程修读,其中以下四类推荐通识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创业类课程必须达到2.0学分以上,美学类课程必须达到2学分以上,心理健康类课程必须达到1学分以上,思政类课程必须达到1学分以上。建议学生学期选课学分为:第一学期1-2分,第二学期3-4分,第三学期3-4分,第四学期3-4分,第五学期2分。

15

合计

25

3.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

代码

课程

名称

实践

周数

行课学期

考核

方式

1

2

3

4

5

6

7

8

201902810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2

2

2

考查

201909837

专业方向综合实践

2

2

2

考查

202100033

园艺植物繁育技术实训

2

2

2

考查

202100034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

2

2

2

考查

202000112

军事技能

2

2

2

考查

201909592

认识实习

1

1

1

考查

201906689

课程设计

3

3

3

考查

201902193

生产实习

4

4

4

考查

安全教育

0

1

1

1

1

201900481

毕业论文(设计)

12

12

12

考查

合计

30

30

3

1

1

2

3

7

5

12

注:(1表示该课程为劳动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设置1学时劳动教育。表示该课程为产教融合课程。表示该课程为学位课程。表示该课程为创新创业课程。

4.第二课堂学分:共 15 学分(免费学分),该类学分涉及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沟通与交往能力、社团活动与工作履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活动。

上一条:专业介绍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ICP备案号: 蜀ICP备05017906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