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上午,攀枝花市东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内洋溢着欢声笑语,“化育七彩,共富支行”大学生实践队在此举行暑期实践开班仪式,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集趣味游戏与科学实验于一体的精彩活动,用青春力量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班仪式上,实践队队长余凤娇首先向到场的小朋友介绍了“化育七彩,共富支行”的队名寓意:“化育七彩”象征着用多元教育方式滋养儿童成长,如同彩虹般绚烂多彩;“共富支行”则寄托着通过实践活动传递知识、助力社区共同发展的愿景。
仪式结束后,趣味游戏环节正式拉开帷幕。第一个游戏“抢数字”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队员们将小朋友们分成若干小组,当主持人报出数字时,相应数量的小朋友需迅速起立。随着数字的不断变化,孩子们时而紧张思考,时而快速行动,小小的失误引发阵阵欢笑,成功的喜悦则让他们欢呼雀跃。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更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了团队协作。
紧接着的“大风吹”游戏让现场热度持续攀升。“大风吹!”“吹什么?”“吹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随着指令下达,符合条件的孩子们立刻起身寻找新的座位,小小的身影在场地中穿梭,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队员们也不时加入其中,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整个服务中
心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你比划我猜”和“传声筒”游戏则考验着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与默契程度。在“你比划我猜”中,孩子们用夸张的动作演绎着“小猫”“飞翔”等词语,搭档们绞尽脑汁猜测的模样引得众人忍俊不禁;“传声筒”游戏里,一句简单的话经过几轮传递后变得趣味横生,孩子们在笑声中体会到了准确沟通的重要性。
游戏过后,科学实验环节成为了全场焦点。实践队队员余凤娇和杨信艳首先带领孩子们制作“净水装置”。当队员们拿出废弃矿泉水瓶、活性炭、纱布、棉花和砂石等材料时,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大家知道这些不起眼的材料能变废为宝,变成净化污水的神器吗?”队员们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将矿泉水瓶剪开,依次放入棉花、纱布、活性炭和砂石,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便制作完成。当浑浊的水缓缓通过装置,变成清澈的水时,孩子们发出了惊叹声。队员们趁机讲解道:“棉花和纱布能过滤较大的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异味和细小颗粒,砂石则进一步净化水质,这就是层层过滤的原理。”
随后的“空气炮”实验更是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实践队员张琪琪和张莉利用垃圾桶、垃圾袋和烟饼盒等材料制作出简易“空气炮”,当挤压垃圾袋时,烟饼产生的烟雾瞬间形成环形喷出,宛如一道白色的魔法。“这是因为挤压垃圾袋时,内部空气被快速推出,形成了气流冲击波,就像炮弹一样发射出去。”队员们的讲解让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手想要亲自尝试。在队员们的保护下,每个孩子都体验了发射“空气炮”的乐趣,切身感受到了空气力学的奇妙。
此次“化育七彩,共富支行”实践队的开班活动,不仅为攀枝花市东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实践队队员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让“化育七彩”的理念在实践中绽放光彩,为社区儿童的成长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