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普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攀枝花学院生化学院“绿创未来”实践队秉持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于2025年7月1日至2日深入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开展了以食品安全科普以及幼儿食品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入户宣传、集市科普以及幼儿园教育等多种形式,实践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月2日,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详细讲解了食品安全知识,包括食品中毒症状以及如何辨别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其中张大姨是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果农,她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张大姨一边认真听讲,一边点头称赞:“以前只知道吃东西要新鲜,但具体怎么辨别,还真不太清楚。你们讲得真好,以后买菜我也知道怎么选了。
7月2日上午,实践队来到禹王宫村的集市,继续开展科普活动。集市上人来人往,队员们搭建起了宣传摊位,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关注。在食品安全科普环节,队员们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向村民们讲解了食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李大伯听后表示:“以前买食品,只看包装,现在才知道还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今天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以后买东西更有信心了。”

7月2日下午,“绿创未来”实践队走进禹王宫村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有趣的食品安全及中毒应对知识科普,旨在从娃娃抓起,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践队精心准备了简单易懂的讲解内容,设置互动问答环节,他们从幼儿熟悉的水果、零食等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食品安全,如何辨别食品的好坏,比如通过观察食品的包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食品中毒的常见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并详细讲解了中毒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如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催吐、及时补充水分或者电解质等,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知识。
攀枝花学院生化学院“绿创未来”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探索,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理念的践行。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院的社会服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攀枝花学院生化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