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二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第二课堂 >> 正文



【化育七彩,共富“支”行】“安全童行”互动课堂点亮东区儿童暑期
日期:2025-07-23 作者:

七月的攀枝花,凤凰花的芬芳尚未散尽,青春的热浪已席卷而来。7月23日上午,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化育七彩,共富支行"大学生实践队在攀枝花市东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程。当网络安全的"隐形防线"遇上自然灾害的"生存智慧",20余名小朋友在互动问答中收获知识,在情景模拟中掌握技能,让这个夏日的安全课堂充满了成长的活力。

下午15时,课程在“网络有什么好处”的提问中拉开序幕。实践队员张莉的话音刚落,8岁的罗梓瑞就立刻举手:“可以网上买东西,不用出门!”这个回答恰好对应了网络安全PPT中“网上购物”的优点。紧接着,11岁的罗梓曦补充道:“还能看动画片、查资料!”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网上预订”“网上银行”“网上交友”等网络优势一一细数,课堂瞬间变成热闹的“智慧分享会”。

当话题转向“网络的危害”,孩子们的发言变得更加谨慎。“会影响学习!”9岁的杨思进认真地说,“我哥哥总玩游戏,作业都忘了写。”这与PPT中“浪费时间、导致成绩下降”的危害不谋而合。实践队员顺势展示了一组数据:长期看电脑会导致视力下降,缺乏锻炼会让身体素质变差。

“那大家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队员张莉的问题引发新一波讨论,孩子们从“控制上网时间”说到“不玩暴力游戏”,逐渐理解了“健康与学习危害”的深层含义。

最激烈的互动出现在“网上自我保护方法”环节。针对PPT中列举的四类常见诈骗,实践队员设计了“问答闯关”:讲到QQ诈骗时,王玥恬小朋友迅速反应:“要打电话问本人!不能直接转钱!”提到网络购物诈骗,杨睿同学立刻说:“太便宜的东西不能信,要收到货再付钱!”而面对“虚假中奖”的情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先交钱的都是骗子!”这些回答精准命中PPT中的“温馨提示”,让在场的志愿者们频频点头。最后的“场景考验”中,五个诈骗案例刚播放完,孩子们就准确指出了每个场景的漏洞,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安全准则牢牢记住。

第二节课程接踵而至,实践队员张琪琪带来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模块,以“防震防灾地震篇”开篇。她结合PPT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造成的振动,常引发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 通过播放趣味科普动画,孩子们直观了解了地震波和板块运动。讲解中,她重点强调自救措施:“摇晃时立即关火,躲在坚固桌子下保护头部;户外时避开危险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窒息。” 她设计了模拟场景提问:“如果在家遇到地震,第一步该做什么?”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关火和开门!”队员 张琪琪及时肯定,小朋友们赢得阵阵掌声。

紧接着,队员张琪琪转向“雷电火灾篇”。她以真实案例警示雷电危害:“直击人可致命,或引发森林火灾。”并讲解预防方法:“打雷时紧闭门窗,远离金属物;户外摘掉手表,蹲下减少跨步电压。” 火灾部分聚焦灭火器使用,她讲解了干粉灭火器操作:“提至火源上风口3-5米,拔保险栓,对准根部扫射。” 并引用视频加深理解,设置抢答环节:“灭火器能横着用吗?” 孩子们齐声回答:“不能,要保持直立!”

最后,队员张琪琪还结合洪水台风篇,教导孩子们在洪水到来时“向高处转移,抓住漂浮物逃生;台风来临不外出,关窗贴胶布防碎”。整个讲解中,小朋友们积极记录笔记,并在问答中展示出对“跨步电压”等概念的理解,体现了高度的参与热情。

暮色中的攀枝花,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服务中心里的温暖。这场融合网络与自然灾害防范的安全教育课,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让安全意识在互动中扎根。实践队员们知道,当这些孩子把今天学到的告诉家人朋友时,安全的涟漪就会不断扩散,而这正是"三下乡"活动最珍贵的成果——用青春力量播撒的种子,终将在更多人心中开出安全之花。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ICP备案号: 蜀ICP备05017906号-1  网站管理